我国旅游扶贫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1987-1996年):
这是我国旅游扶贫研究的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以定性描述研究为主。1991年,在全国旅游局长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旅游扶贫”口号,1996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扶贫作为重要调研课题,并与国务院扶贫办相继召开旅游扶贫工作会议。
初步发展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这是我国旅游扶贫的初步发展阶段。在这十年,主要有几个标志性事件,包括1991年提出“旅游扶贫”口号,1996年旅游扶贫被选为重要议题之一,以及1994-2000年的开发攻坚扶贫。
攻坚阶段:
旅游扶贫进入攻坚期,政府资金有效地引导产业发展,社会资本的更多参与,以及扶贫带头人或帮扶团队发挥“转化器”功能,都是关键因素。
精准化阶段:
旅游扶贫要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对村级旅游资源进行精准化规划,并做精准化实施策略。
乡村振兴阶段:
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推动了欠发达、开发不足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扶贫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攻坚、精准化和乡村振兴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政策重点,共同推动了我国旅游扶贫事业的发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